高雄醫學大學辦理校內導師對情障學生輔導增能研習 _1080604
壹、研習目的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事務處心輔組為協助校內導師提昇大專校院特殊教育學生輔導的增能研習,於六月四日利用中午時間(12:00至14:00)期間,利用期末辦理: 大學情障學生的介紹及輔導實務分享,當天來自醫學院等各系所教授們共同參與聆聽及討論。
貳、研習地點
高雄醫學大學勵學大樓A1講堂
參、研習時間
民國108年06月04日
肆、研習重點
一、身心障礙學生除醫療模式協助,教育、社會及家庭協助均扮演重要角色。在學校生態中,同儕及師長們的關心及協助更是重要。
二、介紹特殊教育鑑定証明及身心障礙証明的差異,並說明特殊教育鑑定証明對特教學生的相關協助措施。例如: 課教、教學及評量方式的調整,以適合學生的特教需求。
三、接著以思覺失調症案例進行分享,從個案病識感、學業落後、生活作息錯亂、不按時服藥等角度,分享學校召開個案會議的重要性,邀請學校系上行政及師長們,家長參與更是重要,以利研商輔導對策。此外,個案的同儕及同寢室友對個案有可能出現誤解,也需要由專業人員給予澄清,以利認識及接納個案。
四、然後以大學憂鬱症個案為例,個案常出現長期情緒低落、不與人群相處、無法專注、無精打采、負向思考、自殺傾向等,教師宜留意個案的病況。如果獲得家長及個案的同意後,在班上採取有效宣導訊息很重要(如:病因、特徵、介入、優點及同理心)。在協助過程宜鼓勵個案就醫、善用家長資源、及同儕協助,以利適應學校生活。如果個案適應仍持續欠佳,可考慮休學後,在家休養及尋求醫療協助,以利重新適應校園生活。
五、最後,以ADHD個案為例,提醒師長們輔導情障個案時,宜跟個案建立良好關係,以利彼此溝通。另可善用個案優勢,協助專長發揮,有助穩定其情緒及增加自信心。